这是对象(前)向我发出的灵魂拷问。
脑子里一瞬间就有了答案,但只能长叹一声。
为什么呢。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,努力地关注时事、关注国家大事,是作为穷人必备的自保招数而已...
从历史来看,穷人,不一定是各种政治事件的受益者,反而大概率是直接受害者。一切成本,最终都需要穷人们充当蓄水池,稀释、兜底。
当一个利民政策来临时,经过中间的两扣三截,最后的磅礴春雨,落在头上,可能只是杯水车薪。
但当一项毁民政策来临时,同样经过层层加码,一场冻雨,对于羸弱的个人,可能就是过不去的寒冬。
所谓时代的一粒灰,个人身上的一座山。
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,我这帮子人,只能通过新闻的字里行间,努力揣测其中利害。
因为这信息实在有限,加之智商有限,想从这点滞后且需要辨别的信息中,挖掘有用信息并且得利,可能性很低,所以只能寄希望于避害。
所以想了想,跟对象解释了下。
我这种底层,还没办法做到从紧跟时事中赚钱,甚至,连避害都难说。不同于信息透明度更高的上层,丫们能撑伞,能躲避,能包机跑路,润起来渠道畅通,哪怕天上下刀子,也能祸水东引,一招乾坤大挪移转嫁到我身上,毫发无伤不说,甚至能丧事喜办,从中发财...
所以到目前为止,紧跟时事于我唯一的一次利好,是在新冠公开报道前,用原价买到了一箱N95,仅此而已。
关注时事,富人算“利益攸关”,但对穷人,大概率是“性命攸关”。所以,不得不做,生存策略耳。
若有一天,真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谁不想天天看大腿笑哈哈呢。苦大仇深看新闻?闲的!
所以对于时事,我的态度是,随时紧跟,兼听则明,海里淘沙,见人就聊,保持警惕,争取在雨点砸头上前,找个屋檐躲进去,哪怕做不到,至少也要能提前撅起屁股,保证脑袋不被砸烂。
说这么多理论,举个简单例子:
行政部门发文:疫情下保障中小企业的生存
十二个字的新闻标题,侧面反映出中小企业面临生存问题,要如何保障这些中小企业生存呢?我想,我猜,大概率是要先放松他们对劳动者的剥削管制,抓紧把成本转嫁给底层劳动人民。
然后:
江苏《人社局通知:2022年起,16种劳动违法行为不再处罚》
其中包括,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,以担保或其它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等等
上海《企业因疫情未足额支付报酬,劳动者可否要求赔偿?上海:一般不予支持》
所以,通过十二个字的新闻,提前预见了劳动市场的新一轮倾向企业的政策的到来,是提桶跑路,还是抱紧名义上还健在的劳动法,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996007猝死的新闻,后续应该是可以提前预热了。
故臣愿陛下分淮南为三镇,预分郡县户口以隶之,无事之时使各居其土,营治生业无异平日;缓急之际,令三镇之将各檄所部州县,管拘本土民兵户口赴本镇保守,老弱妻子、牛畜资粮、聚之城内,其丁壮则授以器甲,令于本镇附近险要去处分据寨栅,与虏骑互相出没,彼进吾退,彼退吾进,不与之战,务在夺其心而耗其气。
节选自南宋时期,辛弃疾北伐的《议练民兵守淮疏》,如果有一天,有个人和本政府建议,因俄罗斯入侵,要抓人守城,家产全部没收,父母妻子做劳役,目的是用我耗死俄罗斯,我会愿意去吗?
抗金当然正确,但耗死的是谁呢,家产抄没的是谁呢,千秋万代青史留名的又是谁呢。
所谓兴亡皆苦,在信息差里寻找蛛丝马迹,我等穷人仅有的自保手段耳。还请对象(前)不以鄙夷待之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