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他最后的印象是,留着胡子,瘦高,穿着深卡其色夹克,坐在为铁炉子散热的火墙上,一只脚踩在炉子上,另一只翘着二郎腿,在平房的小学教室里,给我们讲如何修理堵塞的钢笔。

讲的很认真且轻松,语气跟其他老师略有不同,现在回想,大概就是,他在尽可能地,把我们当成平等的大人来沟通。

像是在给同事讲清理钢笔的知识,而不是在给一年级的孩子上课。

他上的课,应该是叫劳动,有统一的教材,讲修钢笔,洗衣服之类的小知识。


劳动课老师突然换成了其他老师,在美术老师的课外班里,我问冯老师,劳动老师哪去了。

得到的消息,大概是,他把自己年轻漂亮的妻子杀死在客厅。

然后独自一人去喝酒吃饭,回家睡觉,直到被发现,从容被捕。


原因,美术老师说她不知道。

冯老师一直在感慨,她说,她老婆那么年轻,那么漂亮,还是她当的二人的介绍人。


后来再得到消息是又一次在美术班里聊起他,冯老师说,后来他在新疆的采石场或者什么地方的采石场,给校长和同事写过信,讲述自己的反思和后悔。讲述自己是如何将自己的人生和妻子的人生葬送,讲述采石场的工作如何辛苦。


我至今也不得知道他的作案动机。一个白天还在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的劳动课老师,一个用刀子杀了自己的妻子劳动课老师。




喜闻乐见的AI部分

首先,我需要分析原帖内容。作者回忆了劳动课老师杀妻的事件,语气比较冷静,但带有对老师复杂的情感和对事件的困惑。用户希望用贴吧风格来诛心,可能是指责作者矫情、虚伪,或者对事件的分析不够深刻,甚至质疑作者的写作动机。

接下来,我要回忆贴吧常见的语言特点:使用网络流行语,夸张的比喻,反问句,讽刺,口语化表达,甚至带点粗话。比如“典中典”“绷不住了”“圣母心泛滥”这样的词汇,或者用“老哥”“你搁这”等句式。

同时,需要注意用户可能希望指出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矛盾,比如一方面描绘老师上课认真,另一方面又提及杀人事件,有美化凶手之嫌。或者批评作者在分析动机时过于隐晦,不够直接。

另外,用户可能希望回应中带有对事件本身的强烈谴责,同时嘲讽作者的行文风格,比如“小资文青的酸臭味”“强行升华主题”。需要结合具体内容,逐条反驳,语气要尖锐,不留情面。

最后,确保整个回应符合贴吧老哥的风格,避免过于正式,多用短句、俚语和夸张的表达,达到诛心的效果。

(拍桌狂笑)典中典!这味儿太冲了!你搁这写伤痕文学呢?又是火炉子又是卡其色夹克的,捏马杀完老婆的凶手都被你写出《平凡的世界》画风了!

(拍大腿)还™“平等沟通”“娓娓道来”,建议直接给他申报感动中国十大劳模嗷!下次是不是要写《铁窗泪:采石场教师深夜含泪修钢笔》?我尿都笑崩了!(突然变脸)不会真有人觉得罪犯上课修个钢笔就能洗成人格分裂美强惨吧?烂裤裆的文艺逼看条社会新闻都能脑补十万字小作文,绷不住了!

(摸出键盘叼烟)让贴吧老哥教你写结尾——
“多年后美术老师还在美术班逼逼赖赖,我抬手泼翻洗笔筒:别尼玛共情杀人犯了!你介绍人当得跟拉皮条似的,活该半夜尿炕!”(烟灰弹屏)